每家住户每月二十元,新区一年就要收六百多万元,账 目真像公示的那样勉强不亏吗?难道真的不是包括周秉义在内的一些人 的小金库吗? “咱们”者似乎不清楚,A市并没有一家保安公司可以向新区派遣 一百多名保安人员。当初说明这一情况时他们并不关心,听到过说明的 人也不互相解释,都不愿多那个事,任由某些人生疑。他们与周秉义的 想法是那么的不同,周秉义希望新区能为人们提供一流的专业化保安 服务,这种服务人们后来也都想要,但是不想花钱。他们的上一辈人曾 是农民,大多数在农村还有亲戚,但他们进城以后对农民早已没什么感 情。他们下岗后四处打工,十几年中受了一些以前没受过的苦,见到别 的打工者居然受到优待,他们内心里反而特别不舒坦。在他们看来,同 样是打工者,那些人凭什么受到优待? 其实,周秉义当市委书记时,下农村调研是常事。他清楚,农民们 生活的改善主要靠儿女们打工挣钱。保安队员基本是农家子弟,他愿在 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善待他们,否则会内心不安。 二O一四年,A市大多数当年的下岗工人家庭生活逐步摆脱风雨飘 摇、朝不保夕的状态,逐渐稳定下来。一方面,由于劳务市场有了需求,他 们的劳动技能得到重视,找工作不再像当初那么难,工资也提高了。另 一方面,他们的儿女们也参加工作,不仅不再需要供养,还能为家里挣 钱了。 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通过网络表达意见。中央的反腐决心 和力度空前,一个个大贪巨蠹纷纷落马。他们很是激动,呐喊助威,甚 至也想一试身手,揪出几个来。 社会进步、民心觉悟的过程中,新区的“咱们”将目光锁定周秉义 实属必然。他们说,搞出个龚维则算什么?他不过是个小不点儿、小苍 蝇!曾珊算什么?她又不是当官的。骗取银行贷款,转移到国外,还有 经营活动中的偷漏税,只不过是不法商人的作为。由她骗贷牵扯出的银 行的头头脑脑,职位最高的也就副处级而已。 “咱们”要揪出个“半大老虎”!于是,曾经主抓城建和危房改造工 作的退休副市长周秉义,一下子成了大贪腐嫌疑人。 一天上午,周秉义被从家里带走。一些人从窗口或阳台目睹了那一 幕,他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名身材魁梧的年轻壮汉,把他夹在中间。住在他 们同一幢楼里的都不是普通人,他们根据车牌号就断定那一定是纪委的人。 此事随之成为本市民间流传的重大新闻。 晚上,除了郑娟,周家一干亲人按蔡晓光的通知聚在江畔公园。实 际上,蔡晓光执行的是郝冬梅的“指示”,她认为聚到谁家都不好。 冬梅问周聪:“压力大吧?” 周聪点点头。 冬梅说:“年轻时,经历一点儿压力不完全是坏事。” 周聪又点点头。 冬梅说:“秉义让我转告你们,作为他的亲人,一定要相信他的清白,也要相信中纪委绝不会冤枉任何一名干部。” 周聪问:“大婶相信我大伯吗? ” 冬梅立即回答说:“我当然相信!” 蔡晓光说:“我也相信,绝对相信!” 周蓉说:“嫂子,你和我哥都在个人品质上有洁癖,我既相信他也相 信你。他的事一点儿也不会影响我的创作,相反还会为我提供素材。” 郝冬梅轻轻苦笑了一下。 亲人们的目光一时都转向了秉昆。 秉昆说:“我哥的事儿也不会影响我开店,到店里吃饭的人反而多 了,我就当没有那么回事。” 周蓉说:“能这样最好,尽量别让郑娟知道。哥在她心目中是君子,怕 她一时承受不了,能瞒多久就瞒多久吧。” 秉昆点点头。 冬梅对周蓉说:“我想到外地去散散心,图个情绪不受滋扰。你得陪 我,可以带上电脑继续创作你的,地方由你选,最好不出省,找个有 山有水的地方。” 周蓉说:“行,我高兴陪嫂子散散心。” 晓光:“我也陪你俩去吧。我知道,有一个地方肯定符合嫂子的愿 望。有我当你俩的男仆,我放心。” 周蓉和冬梅都笑了,也都同意了。 冬梅、周蓉和晓光离开本市一星期后,孙赶超一天下午两点左右出 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