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7 / 9)

人世间 梁晓声 12824 字 2023-08-12

也不说。他居然能总结有利于自 己的经验了,像自己这种“头脑简单”“一根筋”的人,往往是由于说了 多余的话才犯傻。总结了这样一条关于说话的经验,他对自己的头脑亦 抱有几分乐观,这证明自己还是有救的呀!   他竟然不感激蔡晓光的提醒。非但不感激,还由此愤愤不平。同是 中国人,那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人家蔡晓光可是在向全国公布之前就 知道了的。而在那些日子里,像他这种同样关心国家大事的千千万万普 通老百姓家的儿子却蒙在鼓里,当然他们的父母也根本不可能知道。许 多人家里,照样挂着毛主席和林彪在天安门城楼上并肩检阅红卫兵的“光 辉合影”。许多像他那样的青年寄出或收到的信中,还照例写有“同时 敬祝林副统帅身体健康、永远健康”。信封上贴的仍是印着“光辉合影”的 邮票。这不明显地将“红五类”也分成了三六九等吗?如果全中国人被 分成了 “红”“黑”两大类,“红五类”中又进而分成了三六九等,那么共 产主义要哪辈子才能实现啊?共产主义不是人人平等的社会吗?   他的头脑中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起初自己把自己吓呆了良久,随之 暗自窃喜——足以证明自己不但有望像别人一样头脑灵活起来,还证明 自己的头脑也同样可以产生思想这种东西呀!   于是,他高兴得吹起了 口哨。   那日的周秉昆下班后没直接回家,去到一家小饭馆单独吃饭,为的 是喝一瓶啤酒,对自己头脑的尚可救药予以祝贺。   而此刻,周秉昆那尚可救药的头脑指令明确地告诉他,若想拯救自 己于厄境,便只有向人求助,而那个人只能是蔡晓光,不管他周秉昆自 尊方面的感觉好或不好。在二百多万人口的A市,无论他自己还是他们 周家,除了蔡晓光外,不再认识任何一个与权力沾边的人,他不求助蔡 晓光还能求助谁呢?   拖拉机制造厂的一名老门卫听他说找蔡晓光,上下打量着他,问他 与蔡晓光什么关系,他那尚可救药的头脑立刻发出了又一个机智的指 令,脱口而出地回答:“他是我堂哥。”   “那么,你是他堂弟啰? ”老门卫一脸的不相信,怀疑的目光落在他 工作服的左上方,那儿印着“木材加工厂”五个字。   老门卫又问:“你不是木材加工厂的吗? ”其表情的意思是一一蔡 晓光的堂弟会是木材加工厂的?   周秉昆赶紧为对方解惑:“我父亲和我伯父是一块儿参军的。我父 亲不像我伯父那么为子女费心,他反对搞特权。”   他脸上不动声色,像与人随便聊天似的,其实内心里扬扬得意,为 自己的回答技巧叫绝不止。   “是这样啊,明白了,难怪你是木材加工厂的,看来干部和干部还真 不一样。外边天冷,小伙子进传达室来吧!”   老门卫因为对他的“干部父亲”心生好感,对他也刮目相看了。在 温暖的传达室里,老门卫给蔡晓光所在的厂办挂电话后,遗憾地告诉他 “蔡副主任”不在厂里,被借调到市备战指挥部去了。   周秉昆那天才知道,蔡晓光已是拖拉机厂的办公室副主任了。   他内心里又生出不平之感来。   老门卫却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小伙子,你要见到堂哥也很容易。我 们厂派出一批人去挖防空洞,小蔡主任也在那儿。过会儿有车给他们送 晚饭,你坐炉边等着,车到门口跟车去好了。”   送饭的是辆卡车,老门卫跟司机耳语了几句,司机朝秉昆招招手,让 他坐进了驾驶室。   半小时后,卡车停在某大学校园内的一处防空洞洞口。   司机下车朝洞口喊了几句,挖防空洞的人一个接一个出现在洞外。   司机对其中一人大声说:“蔡主任,我把你堂弟捎来了!”   秉昆认出,那人正是蔡晓光。他怕自己的谎言让自己当众下不来 台,紧接着喊:“堂哥,我是秉昆啊!老想你啦,所以非要见你一面。”   蔡晓光也一眼就认出了他,走到他跟前,搂着他脖子小声说:“你葫 芦里装的什么药?我怎么成了你堂哥呢? ”   秉昆也小声说:“不跟你攀上亲,见到你不像以前那么容易了,门卫 问三问四的。晓光哥,我找你是有急事相求……”   蔡晓光打断道:“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