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种话没有意义,只要在规定时限内做完题目,就算他想提前交卷也无所谓,不一定非要等一百五十分钟。
霍启煊的卷子做完后,几名院士直接就地批卷。
是的,做完就开始当着摄像机的面批卷,不给卷子离开所有人视线的机会,教务长也参与了批卷,他是哲学博士,文学造诣同样很深,批改一个大学入学考试的语文卷,对他来说易如反掌。
十分钟后,卷子就被批改完了。
教务长和几个院士都面无表情,没有人知道卷子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到底是多少分,只有等霍启煊全部考完之后,才会公布。
就在其中一名院士说下午继续考时,霍启煊突然开口:
“秦院士,反正时间还早,不如一起全部考了吧。”
秦院士一愣,惊讶地看向霍启煊:
“你不休息一下?”
“不用,我现在很精神!”霍启煊笑道。
秦院士和其他几个院士们对视一眼,纷纷点头。
于是,当着所有人的面,几个院士就地出题。
出这种考题,他们不需要考虑太久,基本就是信手拈来的事。
而在院士们出题的时候,校长刘南直亲自走到摄像机面前,通过电视向全校说明情况,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监督霍启煊考试的都是高层人物,禁止不相干的人进来,包括记者,于是校长就担任了记者的职责。
“他不休息吗?连着考?”有学生惊讶的道。
“这么拽?让院士们现场命题?”有人难以置信。
赵晶看着画面里霍启煊自信的样子,露出笑容。
这个人真是不走寻常路。
第二科是数学,每个院士出一大题。
他们出的考题不是什么选择题和计算题,而是一整个大题。
一共四个大题,总分一百五十分!
四个院士直接在黑板上一起写题,摄像机直播。
霍启煊只需要在稿纸上把解题过程写出来,再让院士们批改。
在院士们出题过程中,霍启煊是背对着他们的,不能看题。
因为解这些题有时间限制,只有等院士们写完后,霍启煊才能看,然后开始计时,一共一百五十分钟。
而另一边的大会堂里。
燕大的学子们看着电视上四位院士出的数学题目,纷纷陷入思考,有人更是直接找来了笔和纸,开始解题。
渐渐的,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了这场考试之中。
整个过程中,只有霍启煊还在等着,没有去看考题。
四位院士中,有三位已经出好题了。
但最后一位,却还在思考和完善题目。
看到这个院士出的题,教务长脸色有些变了。
这……太难了吧。
其他三位院士也是面面相觑,有些不理解为什么要出这么难的题,这题虽然没有超纲,可需要运用的公式非常多,解题步骤也多,没有一定时间,很难全部解完。
这位院士没有出超纲的题,而是把初高中所有的数学公式和算法,全部囊括在这个大题里了。
只要有一个公式记不住,或者记错,后面就没法继续推导。
一个大题,几乎要用到全部的初高中知识才能解。
这也是这位院士之所以要花更长时间命题的原因。
看到这位院士出的题,那些正在看直播的学生们,也一个个脸色诡异,赵晶更是出现焦急的情绪。
· ··求鲜花·· 0
丁院士也太严苛了吧。
这种题目,其实燕大的学生也能解,但需要花费的时间会很长很长,没有两三个小时都休想理清解题思路。
而只要有一个步骤推导失误,就要重头再来。
考验的就是计算力和记忆力。
因此,这题在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