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失误。
丁院士用了半个小时才完善这道题目。
教务长脸色有些不好看,却没有说什么,只是取了一张答题稿给霍启煊,然后开始计时,霍启煊这才转过身来看考题。
霍启煊快速扫了一遍四个大题。
他自动忽略了丁院士那个大题,先集中精力审前面三个大题
霍启煊盯着第一个题看了几分钟,就拿起笔就在答题稿上唰唰的写起来,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没有任何迟钝。
第一题,霍启煊用了十五分钟才搞定。
接下来是第二题。霍启煊思考的时间有点长,花了将近十分钟的时间,但解题的时候,速度却非常快,只用了八分钟。
第三题,霍启煊思考的时间和解题的时间更长,两者加起来超过了三十分钟,不知道死了多少脑细胞。
在霍启煊解题的过程中,教务长和四位院士都很安静的坐在一旁,不发一言,但等霍启煊开始审最后一题的时候,另外三个院士眼中闪过惊讶之色,三大题这么快就解完了?
这小子是在乱解还是真的会解?
三人抱着疑问,安静的等他答最后一题。
这是最难,也是耗费时间最长的一题。
看了看时间,他还有一个小时。
一个小时,能解出多少步骤?
三位院士都期待起来。
丁院士饶有深意的看了霍启煊一眼,继续等待。
最后一大题,霍启煊采用了一边审题一边解的策略。
这题目涵盖的范围太大了,没法一次性在脑海里想出解答步骤,只能一边解一边想。
在霍启煊解题的过程中,大会堂里的燕大学子们已经焦头烂额,开始抓耳挠腮,陷入头脑风暴中力.
第186章 八国语言念散文,惊爆燕大师生!
时间一点一分过去。
燕大的学子们还在思考最后一题的解题思路。
就在这时,有人突然喊了一声:
“他交卷了。”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惊讶的抬起头看直播画面。
多媒体教室里,霍启煊在最后三分钟内交卷了。
丁院士惊讶的看着他。
这是放弃了?
教务长走到霍启煊面前拿起答题稿。
密密麻麻写了无数的公式,整整写满了四张答题稿。
几个院士纷纷走过来拿起其他的答题稿看。
看着看着,一个个脸色都极其精彩!
丁院士没有看前面那三道题,直接看他出的最后那道大题。
他看得很快,几乎是一目十行!
一分钟后,丁院士长呼了一口气,直接拿起卷子开始打分。
“二八三” 等丁院士打完分,教务长看着上面的分数,心里十分激动,但面上不动声色。
丁院士看向霍启煊,问道:
“还继续吗?”
众人纷纷看向他。
“继续!”霍启煊笑了笑道。
“好!”丁院士笑了,眼中全是毫不掩饰的欣赏。
“你想考文科还是理科?”丁院士问道。
“理科!”霍启煊毫不犹豫道。
“好!”丁院士答应一声。
接下来考的是物理、化学、生物。
依旧是这几个院士们一起出题。
他们将其全部囊括在一个试卷上,总分三百分。
这个年代没有理综和文综的说法,都是分开考的。
但是……院士们想把三科一起囊括进一张试卷里,没人能说得了什么,因为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考试方式。
不会简单,只会更难。
四个院士一起出题,只用了三十分钟。
然后又开始计时。
霍启煊拿起卷子就做!
一个小时后,霍启煊举手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