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天河岸边,一老一少缓步下舟。
老人抬手翻掌,青色小舟骤然缩小,飞入老人手心消失不见。随后手中凭空多了一柄古色古香的手杖,老人拄杖当前而行,少年双手托盘行于后,盘中放置了一副黑色兽骨,正是那在天河中被击杀妖兽的分水鳍骨。
少年亦步亦趋的跟随在老人后面,不时抬头张望。大约走了三四里的路程之后,便发现了一座村庄。白雪皑皑,只能依稀看见一些深色的墙体,在远处来看,也只是稀稀落落的黑点,不怎么醒目。
少年低下头颅,眼中流露出悲哀,不久,这里又是一座雪墓。
须臾间,一老一少已至辕门外约十丈之地。老人驻足不行,仰望着辕门外的大旗,久久不语。
“曾祖,这是什么地方?”少年心想,被灭掉的地方也怎该有个名字被铭记吧!
“太古人族第五部戊辰君部,亦可称玄君部。”老头语气中透露出罕见的正式,还有一丝贪婪。
“那面旗上,是君字吗?不太像啊,感觉好深奥!”
老头刑庚寅也不着急继续前进,就站在辕门外,开始向少年解释。
“自宇宙成,至今已有四大劫际了。混沌劫际,太古劫际,道衍劫际与如今这个劫际,而如今这个劫际已是第八纪元又四万七千二百六十九年,只是尚无众道齐鸣,因而此劫际无法定劫际之名。”
刑庚寅顿了顿,眼光掠过辕门,看见一道接天连地的雪龙卷风缓缓向这边驶来,于是不动声色继续向刑承天解释。
“众道齐鸣,劫际定名,历史长河便是如此划分的。混沌劫际,宇宙初成,天地不全,诸道轨迹暴露在天地之间,混沌孕育的生灵生而知之,皆强大无比。
在这个劫际中,站在巅峰的称之为“皇”,等同于当今的“帝”。这些皇者巡游宇宙,求索诸天,大可见天地轮回,诸道运转,小可见草木枯荣,蚍蜉生老。有感于造化神奇,遂创文字以述万物神韵,这些文字高深莫测,直指大道,蕴含伟力,因而被称之为“道文”。
太古劫纪之时,大道日趋完善,法则编织缜密,遍布于宇宙大部分领域。众多物种开始出现,繁衍。
在这个劫际中,最强大的族群是巫族,他们脚踏大地,仰望星空,伏拜日月。在不断的探索中,衍生了文明,礼仪,度量,文字等,他们的文字被称为“巫文”。
但在这个物种起源的劫际,文字的创衍并非独此一家,因此巫族大祭司蛮颌参照巫文,寻朔文字源头,以其形意创字,每个字都有直见本质的透彻之力。于是众族皆推广此种文字,这便是“源文”的由来。
乃至道衍劫际,诸道创衍,百家并行。文字成了诸族交流不可或缺的渠道。这时,直指大道的道文,字字珠玑的源文显然都无法适用于平常人。”
“于是……”
老人停住了话语,只因一道翻滚的雪龙卷已停在辕门下,不带一丝音响,诡异而寂静。老人身后的少年此时已不知不觉长大了嘴,很显然对这种出场方式,极为诧异。
“于是,百家以源文为基础,将之简化,分解。将原本立体的源文平面化,使之可以书写在纸帛上。这种文字简单易学,不论修为高低皆可运用,便于教化众生之用,被百家大力推行,是为“百家文”。到了第四劫际更名为“玄文”,便是如今我们所用的文字。
而我玄君部的这面族旗上的君字,乃是源文。”
风停,雪落。
一道伟岸的身影显露出来,就是他,道出了刑庚寅未说完的话。
“玄君部,族护护首君知行,见过两位,不知两位远来,所为何事?”
天色阴暗,风雪依旧,黑白交融如灰,三人站在这天地间,显得如此渺小。
“广幽域刑家刑庚寅,游历至此,前来拜会。”
“我只知太古人族第二十七部庚寅刑部,至于广幽域刑家,不曾听过!”君知行站在原地,脸色慢慢变得阴沉,直视那佝偻老头。
“数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