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护西伯闯关孟津口 访军帅斗阵天孤山(1 / 13)

问鼎天下 七姑云中子 19979 字 2024-01-16

正是丹枫将军。

马蹄声碎,西伯侯姬昌坐于车内,陷入深思之中……

姬昌,字“伯昌”,世袭“西伯侯”,后被谥为“周文王”。姬昌被囚羑里期间,潜心推演八卦,将伏羲八卦演绎成“周易”,成为八卦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巅峰,三千年来无人超越。《周易》经孔子注释,称为《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同《论语》《春秋》等一起被列为必读经典。

姬昌隔窗远望,只见前方烟尘渺渺,雄关当道,原来到了虎威关前。因有丹枫护送,天谷关、地牢关都得以顺利通过,但见虎威关上空似有腾腾杀气,姬昌心下一凛,丹枫毕竟只带了三十几个兵士。

虎威关两侧都是悬崖峭壁,高不见顶,两峰相峙恰似两只高卧的猛虎,因而得名。不过虎威关只是一个天然屏障,并未打造城池。原来殷商开国以来,军事上采取的是一种进攻态势,并不修城,更无城墙,所以有“商不筑城”之说。这原本是国家强大自信的一种表现,但商末危机四伏,尤其是冷兵器时代,城墙坚固才易守难攻,“商不筑城”成为后来商亡的战术原因之一。

姬昌一行已近关前,关内却寂静无声。

犹疑间,忽听战鼓雷动,战马嘶鸣,随着震天动地的呐喊声,只见旌旗摇动,三百人马疾驰而出,依次布列。正中间是一匹黄骠马,马上之人年近花甲,须发如霜似雪,个头不高,生得瘪耳吮腮,骨瘦如柴,正是虎威关守关大将曲直。曲直力大无穷,善使一双铜锤,每只铜锤都比其脑袋大出许多,两锤相对置于胸前,只见铜锤不见脑袋,被称为“铜锤将军”。

曲直不但长相怪异,其身世也值得一说。曲直原本世代为奴,在今山东沂蒙山一带开山打石。一次帝辛亲征,两军厮杀正酣,曲直突然出现,拔起一棵大树权当兵器,帮帝辛杀退敌人。帝辛尚武,见曲直威猛,大喜之下当即封其为将军,并赐予一双铜锤。须知那时是奴隶制社会,贵族与奴隶的界限很分明,贵族世代为官为宦,奴隶只能世代为奴。帝辛破格选拔奴隶为官,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是值得称道的,但在当时却严重威胁到贵族阶层的根本利益,自然遭到贵族们的强烈反对。

丹枫勒住“万里追风”,朝曲直抱拳一礼,道:“老将军安好!丹枫奉诏护送西伯侯,多有叨扰。”说罢向后招招手,走过来一个兵士,双手捧着一个盒匣,丹枫道:“这是朝廷恩准西伯侯通关文牒,请老将军验视。”

曲直道:“丹枫将军,老夫如实相告,昨晚得苏娘娘懿旨,命老夫截杀姬昌。”曲直虽生得矮小,却声如炸雷,震得众人耳朵嗡嗡作响。曲直说罢向后摆摆手,走过来一个兵士,双手捧着一个盒匣,曲直道:“这是朝廷六百里加急文书,请丹枫将军验视。”

姬昌端坐于车内,不动声色。

丹枫眉头微颦,道:“怪了,陛下赦归西伯侯,苏娘娘怎又来懿旨截杀?”曲直道:“懿旨上说得明明白白,姬昌已明了天之大道,必为我殷商之患,此时任其西归犹如放虎归山,遗患无穷。”丹枫道:“食君之禄当报君恩,此理妇孺皆知,更何况明了天之大道之人……”不等他把话说完,曲直哈哈大笑,笑毕说道:“不必多说!把姬昌留下,丹枫将军回朝复命去罢。”丹枫一笑,道:“不把西伯侯送到黄河岸边,丹枫难以回朝复命。”

曲直将铜锤轻轻一磕,“当啷”一响,道:“丹枫将军血气方刚,但老夫这把骨头却还未朽,来,走上几合!”说罢催动黄骠马,双锤高举过头,一招“泰山压顶”朝丹枫当头盖去。曲直性情刚烈,脾气暴躁,一言不合,便自动手。丹枫不慌不忙,举刀护头。兵器撞出一声闷响,余音环绕耳际久久不去。两匹战马被震得各自退了数丈,昂头嘶鸣。

丹枫所用兵器是一把“七星砍刀”,柄长一丈八,刀头形状奇异,刀尖一尺,锋利无比,刀背两侧依“北斗”之状各嵌着七颗金星。丹枫不但人高马大刀长,且刀马娴熟。人的武艺,马的默契,刀的威武,人马刀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