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满房身陷华龙寨
一天,吃过早饭,白三奶又提起满房来:“你今儿回黄中老家去打探打探,看大哥他们能不能帮上忙。”
是呀,满房是长子又是娘的心头肉,时时刻刻就挂在白三奶的心里。白三爷嘴上不说,不代表他不着急。其实,他比谁都心焦,一直在四处打探消息,真想带领儿子们去给土匪血拼到底,考虑到全家人的未来,他认为对土匪的情况一无所知贸然出手,不但救不回满房,很可能害了他的性命同时也搭上其他人的性命,让白家彻底完蛋!不过,白三奶的话,让白三爷突然想起自己的侄子白满武。
这白满武是黄中镇白三爷的大哥白大爷唯一的男孩。小时候,被视为掌上明珠。白大爷把他送进镇上最好的私塾,想让他好好学习,将来作为白家的长子长孙继承家业。无奈,他就不是学习的材料,不但不学习,还经常制造恶作剧。
有一次,他去上课,早早地进了私塾,见里面没有一个人,他把带去吃的黑砂糖,用手搓成粗长条形,按照大便的样子盘成一坨,用纸张包裹好,放在先生的讲桌上。那先生上课时,看见桌上的纸包,打开一看,吓得连连后退,直呼:“可恶!可恶!谁干的?快拿走!”惹得学生哄堂大笑,掩鼻四散逃跑。
只见白满武,不慌不忙地走上讲台,拿起纸包里粪便样的东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还不时地巴扎巴扎嘴,对人笑笑。引得大伙很是疑惑,不由得围拢过来,伸长脖子,一探究竟。哦!原来竟然是红砂糖!
第二天,他又是早早到了私塾,见里面没有一个人,他躲在墙角里,把自己的大便拉在纸上面,把它盘成像昨天的黑糖一样的一坨,用纸包好,放在讲台桌上,等同学们和老师来了,看见台上的纸包,便一哄而上,抢了个精光,抢到后,赶忙往嘴里送,生怕晚了,被其他小朋友们多了去。
大家吃了后,个个皱着眉头,用舌头在口腔里搅来搅去,回味那味道,感觉怪怪的,谁也没有说话。突然,有个同学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大叫起来:“屎!”引得大家拼命的向地上吐着秽物,白满武坐在台下笑得前仰后合。先生生气极了,拿起戒尺,狠命地抽打他那小手,打得他呲牙咧嘴,手心红肿,叫声震天,方才罢休。
由于他实在太过调皮,先生也不喜欢他,经常向白大爷告他状,为此白大爷也不少打他。一天,白大爷又要打他。他一看形势不妙,撒开两条腿就拼命地跑,眼看快被白大爷撵上了,他急忙躲在白二爷身后,大叫道:“救命呀!我爹打我哩!”白二爷一看侄子求救,动了恻隐之心,赶忙拉住了白大爷,让他躲过了一次挨打。
过了些时日,白大爷吃坏了肚子,一天上厕所得七八次,并且每次来的很急,必须一路小跑。那天,他看到白大爷又憋不住了,慌慌张张出了屋门,他飞也似的跑了起来,跑到白大爷前面,便慌忙躲在白二爷身后,大叫道:“救命呀!我爹打我哩!”白二爷一看侄子求救,再一次动了恻隐之心,赶忙拉住了白大爷,只听“噗嗤”一声,一股浓重的屎臭扑鼻而来。白二爷吃了一惊,心想坏了。只见大哥羞红了,而白满武却笑得前仰后合。
白大爷一看他确实不是那读书的材料,慢慢地也就死了心。让他跟着本家二叔白守德拜了师学拳术,长大了就进了镇上的保安团。这孩子心眼多,擅长人际交往,跟谁都能说得来,典型的自来熟。三两年就混了个队长,那走路都眼皮上翻,鼻孔朝天,神气极了。
黄中镇的白家,据族谱上记载,白家的远祖可能来自中亚锡尔河畔的费尔干达盆地,原本是一支彪悍的草原游牧民族。
大唐盛世时期,地处古代丝绸之路沿线,经常接触来自大唐的商旅使团,非常仰慕大唐的灿烂文明,在中华文明的感召下,在伟大族长的带领下,不畏艰险,长途跋涉,越葱岭,涉大漠,穿过河西走廊,终于抵达渭河平原。看到此处肥沃的土地,温润的气候,鼎盛的人民,繁华的都市,甚为惊叹,于是便留了下来。
在随后的一千多年里,该族群长期徘徊于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