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满房身陷华龙寨(4 / 7)

河庄梦情 白满房白满仓 10299 字 2024-01-20

暮春时节,落英缤纷,那花瓣飘飘洒洒从树上落下,漂浮在河面上,随河水潺潺地向下游流去,引得鱼群在水下追逐嬉戏,别有一番情趣在里面。当地不知道哪个风雅之士就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花河”,随着岁月的流失,“花河”逐渐被叫转了音,变成了“华河”。

那华河在华庄的北边,遇到了一个高土岗,拐了一个大大的弯儿,把土岗呈半环状抱在怀里。于是,土岗就变成了一个三面环水,东面与岸相连的半岛了。这个土岗,高出河面有三四丈,每当华河暴涨时,河滩到处都被河水淹没了,唯独土岗成了诺亚方舟。于是,这个土岗在华河地区的渔民心中,那就是风水宝地呀!所以,华河沿岸,靠打鱼谋生的渔民,不断在土岗上积聚盖房建寨,逐渐形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渔村。

由于华河水年复一年的侵蚀土岗的周边,那土岗的周边就越来越陡,远远看去,就像一个城堡矗立在华河上。为了村寨的安全,渔民们共同筹集钱款,在村东进入村寨的唯一通道的入口处,修了一个高大的寨门,连同两边直达河岸的寨墙一起,把守整个村寨的安全。并把寨子取名叫华龙寨。这个村寨,与周围其他的农庄不一样,他们没有土地,完全靠打鱼为生,一旦遇到大旱,河水少了,鱼也就没了,他们的生活就没有了着落。

过去,华河没有鱼时,渔民为了生计,会外出给地主富农干活,用于换回些粮食;或者到镇上给工匠当小工,用来换一些买粮的钱;实在没有法子到附近村庄讨口饭吃。

打前年开始,听说这华龙寨回来了一个从前线逃命回来的兵痞,这个兵痞是渔民华老二的小儿子,名叫华青峰。小的时候,患了天花,全村很多人死了,包括他的两个哥哥,他却顽强地活了下来,人们都说他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但是,落下了一脸麻子,便被人们起了个外号叫“麻三儿”。五年前,县里来了一帮人,到村里抓壮丁,弄得家有男丁的人家都是四处逃散,只有麻三儿没有逃跑,因为他听说可以不干活吃饱饭,尤其是可以分发到枪,非常高兴,主动找到保长,当兵走了。他爹华老二就剩他一个儿子,死活不同意,临走时,死死地拽着他衣裳不松开,被那领头的军官,一脚踢翻在地,抬回家,没有多久,活活地气死了。他娘的眼睛也哭瞎了,无依无靠,全仗左邻右舍帮助,才活到他回来。

他在外面跟日本鬼子打仗,饭是吃饱了,枪也有了,但是整天被长官训斥打骂,还提心吊胆。每次打仗就生怕命给弄丢了,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于是,他就经常琢磨着如何逃跑,终于有了机会。那是在北方的一座大山里,与日本鬼子打仗。当时他所在团被鬼子的火炮给打散了,他装作迷了路,拿着枪在山林里四处乱窜。找到了一户善良的山民,在山民家吃住两天。后来,害怕被长官找到抓回去处死,便不辞而别,临走偷了山民家的衣服换上。经过了风餐露宿的三个月,一路连偷带讨地回了家。

回家后,看着家里的破墙烂院和年迈又失明的母亲,不知道该干点儿什么,反正又苦又脏的打鱼是不想干了。不打鱼又没有生路,怎么办呢?正在他左思右想犯难时,他突然冒出个点子。老子有枪,又打过仗,何不拉杆子去抢抢那些地主富户,这来钱多快!

恰好前年,山上来水少,华河的鱼日渐稀少。华龙寨的村民到了冬天,就没有买粮的钱了。经过他连哄带骗,有几个胆儿大的壮汉便跟了他,趁着夜色,翻墙入户,偷人家鸡鸭羊。后来,一看来钱这么容易,加入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大,不但偷人家的牛羊,而且还踩点绑肉票向人家索要钱粮。就这样,不但天旱水少时不用发愁吃饭穿衣问题,年轻力壮的渔民们受此诱惑,都逐渐放弃了打鱼为生的生活,主动加入了麻三儿为首的土匪行列。

华龙寨在这两年间,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变得富甲一方,但是土匪的名声也四散传开,随着被抢的富商农户越来越多,胆大的人家也开始不断到乡里县里告状,这便引起了县乡衙门重视。麻三儿也有点儿害怕,担心有一天,他的村寨被民团和保安团给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