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后面为各部门官员小吏的的办公处所,李凌威跟着刘伯来到主簿的办公处。
“王主簿,叨扰了,我们家少爷让我来找你办点事。”
王主簿道:“刘伯,客气什么,咱都是自己家人,有什么事你说就好了。”
刘伯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给王主簿说了一遍“事情就是这样的,王主簿,您看方便吗?”
王主簿道“刘伯你也知道,朝廷对户籍的律法有多严,咱们按章程办事。”
王主簿又说“咱们大唐户籍可以分成编户与非编户两大类,承隋制,咱们大唐是太宗起义推翻了隋炀帝的爆政,但是制度方面好的东西我们还是沿用了。里正由勋官六品以下的富户白丁担任,其次户籍是封建政府征发赋役的主要依据,从商朝至今都受到高度重视。朝廷前期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后期实行两税法,都与户籍密切相关。因此,特别重视户籍的编制、管理与检察工作。”
朝廷检查户口,成为一种专门职业,自太宗开国以来,行府兵制。
非编户设有三种:“三是士兵,称为课口。贱户中还有一种是官户。二是方外。按租庸调法纳税服役的普通民丁,均为私家的家仆,每里设里正一人,检察非违。编户又可以分为课户与不课户两类、三是客女,所以附属在主人的户籍中,是最基本的政权单位,五里为乡,配隶相生。”
王主簿又言:“编户是编入户籍的居民,较高于奴婢的有部曲,课植农桑,用来按比户口,有课口的户称为课户。所以我想刘管家把该准备的,乡绅推荐什么的都备好了吧。”
李凌威心里想:“户籍如此严密,那对穿越而来的我更重要啊。”
王主簿接着道:“ 朝廷对户籍管理的人身控制非常严格。从事手工业的人口单独编入户籍管理,不能从事别的职业,匠籍世袭,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之间享受的待遇也是明显不同。
如果你的户籍被打上世袭的烙印,农村居民的子弟除考学等少数途径外,绝大部分都承袭父母的农村户籍。”
第五章 户籍
李凌威问道:“王大人,那朝廷的官岂不是都是世家大族把持着?”
“对啊李小哥,朝堂上的官员大多数都是世家之人。乡野之人一般也读不了书。这也就是现实,”王主簿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