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是应该从硝石上想办法,但是这种提纯需要占地,并且气味难闻……!”
他说的很对,其实硝石提纯,在明代茅元仪《武备志》卷一一九中就有记载,多是使用熬煮的方法,并且使用草木灰滤掉残渣。
但这种方式的确是太落伍了,而且的确是气味难闻,明代历来都是小规模的作坊里制作。
而海鸟粪便当中的磷酸盐,其实就是硝酸钾,一般的鸟粪当中也有,但是含量比起海鸟的粪便,自然是稀少的了。
但不敢怎么说,这都等于是给赵翔申屠邱这样的人开了一个窍,赵翔当即命令申屠邱,不用再抄写火药配方了,直接去收集海鸟的鸟粪。
即便是在南京金陵没有,也可以想办法,比如玄武湖一到冬季,也会有大量的海鸟栖息,现在收集也不算太太难。
赵翔内心欢悦,看向杜子清的时候,也觉得这个年轻人很顺眼,他温和的问道:“你可了解火器?”
杜子清点点头道:“略知一二!家中也有鸟铳这样的猎具。”
说道火铳,赵翔的眼睛再次亮起来了,他立刻拉着杜子清坐下来:“来来,跟我说说。”
他一辈子精研火铳,而旁边的申屠邱,则是火药专家,这两人应该是明代最重要的两个火器武器的专家了。
可惜的是,两人都是命运多舛,在朝为官,却不被重视,在那些文官看来,风花雪月和朝堂之上的权力斗争,要远比这些莽夫武夫折腾的东西要重要得多。
杜子清感叹,自己现在只能够对二人进行引导,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恐怕最根本的问题,还在于朝廷的重视才行。
可是指望朝廷?恐怕后果一定是他不愿看到的,最起码要想发展武器科技,甚至乃至到基础科学,关键是要有钱才行。
可是钱从哪里来?指望朝廷每年的拨款?那等于是没有一样。
“原以为寄身在一个官宦之家,穿越来将不再为钱发愁,如今看来,好需要想办法赚钱才行。”杜子清在肚子里面对自己说。
看着赵翔和申屠邱两人热切眼神,杜子清不得不对他们传授一些现代知识,但他需要考虑措辞,因为自己贸然冒出来的名词,很可能会吓到他们。
比如说:“无缝钢管,合金,枪管的膛线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