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谋划(1 / 2)

清点完后,管家来到了赵华面前,向他禀告道

“少爷,咱们堡里死了三个,杀了六十五个流民,包括射杀老爷的那个,投降的一共二百七十个,您看怎么处理。”

赵华想了想道:“都送县城官府。”

紧接着赵华让管家给自己那便宜老爹安置了一个灵堂,按照现在的习俗准备好下葬的事情。

就回到了自己的屋子,想自己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现在是东汉末,再过三年,借助太平道起势的黄巾军就要拉开三国序幕。

自己究竟是早早的去投靠曹刘孙,还是做好准备,在这乱世中博一个黄袍加身?

先想想投靠未来的巨头,曹操,生性多疑,只可同苦,不能共甘,自己这性子有些随意,稍微不注意就会得罪他,最后落个人头不保。

刘备,前半生颠沛流离,跑了大半个华夏,四处为家,战事不断,跟着他除非是武力值爆表的关张赵,不然随时可能没了。

而江东占据天险之位,易守难攻,倒是可以前期苟起来发育。

可惜孙坚孙策都是好战分子,义气之辈,每战必先,就算自己能化解黄祖之劫,也保不齐后面还有张祖之辈。

而孙权这家伙可是个心狠手辣的主,看看父兄留下的臣子,最后有好下场的有几个?

孙十万外战不行,内斗可是一把手,而且晚年昏聩,乱杀无辜,还不如那曹操。

至于刘表,袁绍,袁术,董卓,那更是一言难尽,还不如曹孙刘呢。

这一琢磨,竟然没有一个能投靠的,怎么办,难道真的自己去角逐天下?

自己老爹留下的那些家底倒也丰厚,毫不夸张的说,自己安心准备个一年半载,就能拉起来一万多人的队伍去打天下。

但这些家底看起来不错,但是想争霸天下,还远远不够,真想在这汉末有所作为,必须等待天时地利。

想要谋划天下,少不得要招揽人手,自己现在就是土地主一个,又有谁能看得上自己?

这乱世中没有个谋略过人的军师,等着被人玩死吧。

现在称得上可以谋划天下的就那么几个人,李儒可为第一,可惜人家一门心思跟着自己岳父董卓。

贾诩绝对第二,可是以他那明哲保身的性子,怎么可能看得上自己。

荀彧第三,可是这是个正儿八经的保汉派,最后为了汉室江山,被曹操赐死,自己又不姓刘,没辙。

田丰、沮授、审配、程昱,离自己太远了啊,而且自己现在就是一个土地主,拿什么招揽人家?

郭嘉、周瑜、法正、诸葛亮?

唉,请放过这些孩子吧,最大的十岁,最小的诸葛亮现在都还没成型呢。

想到这儿,赵华突然一拍脑门,现在才是光和三年,刘宏鬻爵卖位正玩的飞起,自己可以先捐个官啊,不需要多大,陵川县令足矣。

这样自己也是有身份的人了,后面黄巾之乱,捞些战功名望,再往上走走,等到关东诸侯讨伐董卓,说不定诸侯中还能有自己一个。

这样的话,到了群群雄并起的时候,说不定那些世家豪门还能投资自己一二,自己招揽那些名人岂不是降低了难度?

至于说真到了那个时候,自己是投靠一方,还是角逐天下,就看到时候自己的实力到底有多强,手下人马到底有多壮,再去决定。

想到这儿,赵华心中算是有了个初步的计划,那就是捐官,屯粮,招兵买马,静待天时,坐看风云。

有了计划就要开始执行。

赵华让管家找了几个昨天杀敌勇敢的家生子,带上了一千万钱去了洛阳,他交代给管家一个任务,务必捐个陵川县令回来。

安排好这件重要的事情,又让人找了几个机灵些的老妈子,教她们如何合理的养鸡鸭,如何阉猪提高猪肉的产量。

又把自家佃农找了过来,询问了一下他们如何耕作后,又把烧一些草木灰,施一些发酵过的粪便,怎么发酵,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