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1 / 2)

要想获得广大百姓的支持,除了让他们享受到来自魏王的实际好处之外,也要从精神层面,获取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这一点,根本不需要曹操来操心,那些享受着《九品官人法》的好处的士大夫们,就能帮忙办妥了。

也许是汉帝刘协心中生出了禅位的想法,也许是被曹操驻扎在曲蠡的大军所震慑,亦或是朝中有大臣向汉献帝逼宫进言。

无论过程怎样,汉帝刘协的禅位诏书,此时已经被送到了曹操的手中。

诏书中,汉帝的言辞颇为恳切,大意则是说汉室天命已终,他刘协愿效仿尧舜之事,将帝位禅让给魏王曹操。

此时,曹操这边的一些大臣们也开始配合起来了,以左中郎将李伏,太史丞许芝为首的一班文武大臣开始了第一轮的劝进。

不出意外,曹操将奏章一一驳回,“孤德才浅薄,岂能当此大位?”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一切的一切,都按照已经写好的剧本,一幕幕的上演了。

魏王国的大臣们纷纷登台表演,在曹操的三辞三让中,很多人的名字也出现了不止一次。

其中最重量级的演员,当属侍中刘廣、辛毗、刘哗、尚书令桓阶、尚书陈矫、陈群、给事黄门侍郎王毖、董遇、散骑常侍傅巽、卫臻、辅国将军清苑侯刘若等一班元老,这些国家一级演员拥有者卓越的演技,台词的功底极其深厚,每一次出场,都引经据典,还不带重复的。

包括这些一级演员在内,先后共有一百二十余人,都在演员表....诶不,劝进表上写下了名字。

这种繁琐的辞让礼节循环往复,演员们似乎也乐此不疲,直到十月十三这天,汉帝刘协派来御史大夫张音,手里拿着汉帝的符节,捧着皇帝的玺绶以及诏书前来,曹操才在满朝文武跪地高呼的场面下勉强说了一个字,“可”。

如果奥斯卡的评审官在现场,那这一届的最佳男主,定然非曹操莫属。

话剧落幕了,要散场了吗?

不!

接下来的,才是重头戏。

掌管天文历法的太史丞许芝等人开始干活了,先是选址,然后修筑受禅台,准备各式各样的旗幡,仪仗。

到了十月二十九,曹操登台受禅,祭天祭地祭山川,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大赦天下。

受禅后的第三天,曹操下诏降刘协为山阳公,仍然可以在山阳境内使用汉朝的历法,可以使用天子的仪仗,礼乐等等,并将刘协的四个儿子统统封为列侯。

到这里,戏是演完了,该发片酬了。

只要是在演员表上出现过的名字,统统受赏,出现五次以上的,授予上赏;出现三到四次的,授予中赏;出现一次两次的,授予下赏。

曹操将自己在军中学到的论功行赏,应用的淋漓尽致,每个人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

至此,延续了四百二十六年的大汉王朝宣告覆灭,历史的正统落到了老曹家的手里。此时,心里乐开花的曹操并不知道,他这一个多月的举动,将会对后世的历史造成多么大的影响。

虽然王莽也是通过禅让取得皇位,但与之同世的位面之子光武帝已经将其定性为乱臣贼子,而且当时王莽篡汉时,禅位给他的孺子婴只是个皇太子,而且本身智力也不健全。

最重要的是,王莽当时的受禅手续并不齐全,各个部门的公章都没有收集完成,就匆匆继位,连祭天大礼都不敢举行,因此算不上正规。

然而曹操的这次受禅,过程之完善,流程之繁琐,统统被史官清晰的记录了下来,并成为之后一千多年间各个帝王们争相效仿的对象。

最著名的几次模仿,即四十五年后,魏元帝曹奂禅让给晋武帝司马炎;公元420年,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给宋武帝刘裕;公元581年,周静帝宇文阐禅让给隋文帝杨坚;公元618年,隋恭帝杨侑禅让给唐高祖李渊;公元907年,唐哀帝李柷禅让给梁太祖朱温;公元960年,周恭帝柴宗训禅让给宋太祖赵匡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