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月球日出的清晨,随着天际线边缘那颗刺眼的光球缓缓的升起。温暖而又渐渐变得炽热的阳光再一次毫无遮掩的照射在月球的表面。没有了大气层的空气折射,月球上的日出总显得是那么的平淡无奇。随着阳光的照射,逐渐温暖的月球的表面开始了新的苏醒。随之而来连续十几个地球日的阳光明媚,将给这里再一次带来一派生机勃勃的繁忙景象。
荒芜的原野上,一座座光能电站缓缓的打开了已经被封闭了十多天的巨大舱门,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一组组光能电板缓缓地探出头来,舒展起自己身躯。就仿佛地面上涌现出一朵朵正在盛开中的洁白的巨莲。
形状各异的采矿运输车们,终于熬过了那些吹毛求疵的维修机器人不知疲倦的死缠烂打。正充满欢乐的奔跑在月球表面荒凉的原野。拖带着长长的一节节满载着红褐色的赤铁矿石的履带式牵引车,将自己承载的矿石送入冶炼中心大门前那张永不闭合的送料口之中。除了必须保证冶炼中心里的几座反应炉的正常冶炼需要。这些运输车辆还要利用这阳光明媚的的十几天时间,将冶炼中心旁边那座巨大的,已经被冶炼中心那几座反应炉在暗月周期里逐渐消耗殆尽的原料库再次填满。以保证在下个暗月周期里冶炼中心继续工作的需要。
送料口的后面是一条宽宽的传送带。沉重的矿石通过传送带被送入破碎机中。在破碎机巨齿滚轮碾压下,变成了均匀的破碎矿料。这些破碎矿料通过另一道传送带又被填入磁力选矿机的顶部进料斗中。非磁性的杂石被磁力选矿机顶部的锥形分离导料格栅直接送入收集斗中。磁性矿料则在安装于旋转轴底部的永磁铁强磁场作用下,被吸入磁力选矿机中心的破碎筒里。利用破碎筒内壁上的定破碎齿和破碎锥上的动破碎齿,在旋转的破碎锥咬合下,再一次的粉碎。通过破碎桶底部不锈钢网筛筛选出来的矿石细粉,被风力输送管道直接喷入高温的还原反应炉内。在一排压力输送管送入的氢气中和下还原成了铁和水。
成品的铁块经冷却后被传送到成品库房之中,由装卸机器人堆放在指定的位置。中和反应生成的水被送入竖立在中和反应炉旁边的一排密闭式的电解水制氢装置中被重新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分离出来的氢气又被送回到中和反应储气罐中,准备下一次的循环。生成的氧气则被输送到了基地大型氧气储备库中一排排巨大蘑菇状的储气罐里。留待新开辟的扩展区域使用。这座轰鸣不止的冶炼中心同时也是月球上最重要的氧气制备基地。
和地球上不同的是,处于真空环境下的月球表面,钢铁制品几乎没有被氧化的可能。可以长期使用。而在这里最易获取得金属材料就是铁,所以几乎所有在野外使用的矿石采集、运输装备都是采用低温钢钢材制造的。虽然这种普通低温钢可以耐受近-200度的低温环境,但是从冗余设计的角度来说,15%的冗余量并不足以保证这些采矿、运输装备能够在接近-170度条件下完全可靠的工作。等到冶炼中心二期扩建完成以后,将会有各种更高等级的合金材料产出。使用改性含镍超低温钢制造的新一代采矿运输车辆,就可以在这种月球暗周期的超低温环境下工作了。到那个时候,将会更高的提升月球上的采集、冶炼工作效率。提供更多的产出。
远一些的地方,一大群机器人正在忙碌的安装几座大型链接式防护罩群落。根据最基本的几何原理。同等表面积所能获得最大体积的几何形体必然是球形。本着中华民族精打细算的本性,这些从一开始,就被那些算计到骨头缝里的中国工程师们所设计的防护罩结构,必须是半球形。剩下的另一面是月球土地。那是不需要花钱的。不能不说习惯是一种可怕的力量。这种习惯成自然的坏毛病自然而然的就带歪了整个的风气。当浪漫潇洒的法国人姗姗来迟之际,地球上最著名的建筑设计师——皮埃罗.加布里埃尔就不无哀叹的说道:“难道那些喜好美食的中国佬吃蘑菇把脑子都吃坏掉了吗?这主基地结构是蘑菇。商业区是蘑菇,生态养殖区也是蘑菇,科学实验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