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只差十几个月(1 / 3)

可是,现在看郝占山摆弄枪支的熟练程度,赫然变了一个人。“多亏此人跟我没有仇。”史师长暗自感叹,高手果然在民间。

不过此时老李头,不,是郝占山却没有心思琢磨自己的师座怎么想。

他一伸右手,捞过来那支同为勃朗宁的M1911,同样用食指挑着枪身转了两圈,手掌一紧,便握住枪柄,然后将两把枪向腰间一插,再次向孙司令摊开双手。

“什么?”孙司令不解的问。

“弹夹。”郝占山简单的回答。

孙立中摸出两个弹夹甩给他,同时问道:“你双手持枪,怎么换弹夹?”

郝占山伸手接住弹夹,说了声:“长官见笑了。”然后将弹夹装进裤子口袋,继而拔出手枪,退掉枪膛里的子弹,弯腰放到地上。

郝占山直起身来,解开腰间的皮带,扔到一边,接着脱掉那身油渍麻花的军装,也摔到了地上。

大伙这才发现,原来他的里面穿着的,却还是一身崭新的军服。

在大家惊讶的眼光注视下,他慢慢的从裤兜里掏出那两个弹夹,插在腰带上,那腰带显然是特制的,上面竟然有一个一个的小兜,将弹夹插进小兜里,刚好露出一半。

郝占山放好弹夹,突然一弯腰,以灵猫般的速度,伸手从地上抓起了那两只手枪。

几乎于此同时,只听卡啦卡啦两声,枪内的弹夹便掉落在了地上。

郝占山将两支空枪的手柄对着自己腰间一磕,将露出半截的弹夹套进手柄,然后将枪身斜着往上一带,利用弹夹跟手柄之间的**力将弹夹拉出自己皮带上的小袋。

接着放平枪身,双手一用力,将枪柄压向腰带,就听咔咔两声,弹夹就压进了枪柄。

紧接着,他手腕一翻,将枪背帖着自己的胯骨向下一送,又是卡啦卡啦两声,子弹便上了膛。

郝占山举起枪,用拇指轻轻放下击锤,然后一松手,两支枪便沿着他的食指转了半圈,枪口朝天挂在了他的手上。

所有人惊呆了。都用不可思议的眼光看着他,这是那个师部伙房里的老李头?就是那个以擀面擀的好而闻名的伙夫?

据说擀面杖在他手里,玩的那个花哨,让人佩服不已。

不过,见过他擀面的人现在都在心里惊叹,跟这两把枪相比,那擀面杖在他手里就是个屁。

“你那条腰带上能插几个弹夹?”孙司令倒是处惊不变,似乎早有预料,只是平静地问。

“报告长官,十个。”郝占山也平静地回答。

“给他!”孙司令命令道。

“是!”卫兵们立刻找来八个压满子弹的弹夹,来到郝占山的面前,却是用双手将弹夹递给了他。

郝占山没有说什么,他将枪收好,默默地接过弹夹,将它们仔细的别进腰带上那些放弹夹的小袋里,又弯腰从地上捡起刚才从枪里退出来的那两个弹夹,装进剩余的两个小袋。

轰,轰。士兵的前面,运河上传来一阵爆炸声。

随着爆炸,运河上面那唯一的浮桥被炸的飞了起来,之后,变成一片片的碎木,顺着河水缓缓的飘散开来,并向远方浮游而去。

所有人的脸色都黯淡下来,继而,又转成了悲壮。

大家都知道,随着这些爆炸声,自己也就彻底没有了退路,现在,要想活下来,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把鬼子赶出土儿庄,赢得这场战役的胜利。

爆炸声响起的时候,孙司令不动声色的看着大家,实际上他的心情是难以平静的。

今天早上,他接到史师长的电话,电话中,这个以硬汉著称的三十一师师长竟然带起了哭腔。

“司令,我三十一师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