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迟到的宣战(1 / 5)

“日本军阀夙以征服亚洲,并独霸太平洋为其国策。数年以来,中国不顾一切牺牲,继续抗战,其目的不仅在保卫中国之独立生存,实欲打破日本之侵略野心,维护国际公法、正义及人类福利与世界和平,此**屡经声明者也。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在此时期,各友邦亦极端忍耐,冀其悔祸,俾全太平洋之和平,得以维持。不料强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甘为破坏全人类和平与正义之戎首,逞其侵略无厌之野心。举凡尊重信义之国家,咸属忍无可忍。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

中华民国三十年十二月九日”

——中华民国政府对日宣战公告

1941年12月10日 贵州 第五军新22师66团3营第9连连部

在连部里朗读着这份上级发布的“慷慨激昂”“义正言辞”的宣战布告,杨成峰的脸上一阵青一阵白——这份经过了4年多浴血奋战,才姗姗来迟的宣战布告竟然是如此的“大义凌然”,到处都透露着“人类福祉”“世界和平”“维护国际公法”,何其伟大也?

何着这4年的疯狂的失地,天文数字般的死伤都是为了“惩戒”日本,好让其“反省”?不是为了收复失地抵抗侵略?而真正导致我们宣战的原因竟然是其“执迷不悟,开衅英美盟友”!不知道“美英盟友”听到这个消息会不会感动得热泪盈眶,还是更加瞧不起中国?这真是丢脸丢到了全球。

这份“宣战公告”,对那些4年来为了保家卫国而献身殉国的中国官兵们,无疑是一种贬损甚至羞辱。

虽然当初为了避免军火采购受限和其他原因,没有对日宣战,或许还能算是权衡利弊后的无奈之举。

但是当宣战后,就应该把这些年的愤怒都爆发出来,起码也要让人听着热血沸腾,让人觉得这是来自中华民族的怒吼。

像是英国的:“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或者是美国的:“1941年12月7日,这是个耻辱的日子!”都是振聋发聩的,会被永久铭记。

而那位双十二事变才口头答应抗日的蒋公,磨蹭到第二年77事变爆发后,被鬼子的刺刀顶到了头顶上,再不打华北就没了,才被迫发出的:“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的讲话。说完就不顾北平早已经炮火连天,跑去向英国德国求助请求协助停战调停,为此不惜在上海三次命令已经展开的部队停止行动。

打了4年好容易宣战了,结果整这么个玩意儿出来,是打算让后世耻笑还是让那些牺牲殉国的官兵们为自己的动机感到迷惘?

任何一个有点尊严的政府都会觉得这份宣战布告是不折不扣的丢人。以至于多少年后,就连当权的**政府都不愿意提起这份宣战公告,觉得这是丢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脸。

想到这里,杨成峰不禁想吐槽——国民政府这些搞外交和宣传的,莫非都TMD是猪吗?

他看了看其他军官——崔玮那个半文盲识字总数不超过200,听着这文绉绉,加上杨成峰有点南方方言的语气怪异的朗读,一脸懵逼状态。周向远则是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脸上的表情有点蔑视,又写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袁正刚继续保持着他那副一脸放松的微笑表情,显得有些无所谓,看不出在想什么。

唯一表情有所变化的莫过于萧天河——他把这个宣读布告的机会“让给了”杨成峰,全程板着脸,一言不发,显然是对于这份宣战布告也十分抵触。

等杨成峰念完了这份布告,萧天河才对这些军官和手下的15名军士说道:

“好了,大家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