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迟到的宣战(3 / 5)

命萧天河为连长也绝非是人情,他也确实有自己的过人之处。

连里不少士兵都是被拉来的壮丁,但是经过萧天河等人的重新训练后,这些人的身体素质和战斗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都可以做到令行禁止,这让杨成峰安排的其他训练任务可以很顺利的继续下去。

虽然连里的配备依然不齐全,但是士兵们一天三餐还是都有的。虽然吃不饱,但是量也基本达到一天9两粮食的要求,而且基本上每顿饭还能有点菜叶子,勉强还能个8成吃饱,在现在这个年头已经很不容易了。从精神风貌和士兵的一举一动也都无时无刻不体现出**军嫡系的风采。

(国军1935年制定口粮标准为每人每天粮食1.5斤,肉4两,干菜2两,咸菜2两,盐4钱,酱油2钱,然而只是纸面计划。实际执行只能按照每人每天9两粮食计算,而后来两餐制实行后,执行下来后一般部队士兵只有每天6两粮食。只有第五军和后方一部分机关可以到9两这个标准。副食和肉类基本见不着,一般只能是盐水泡饭,和平时期偶尔能弄到点萝卜梆子菜叶子之类的改善)

至于萧天河本人,确实可以称得上武器大师,任何一种我方的甚至日方的武器拿起来就能用,拆解组装和使用特性熟练的一塌糊涂。各种战术动作,都是炉火纯青的地步,训练场上更是亲自上阵,直接给那些新兵手把手的教。对于学得慢的,手比较笨也不吝啬自己的鞋子——直接一脚踹上去,效果明显,让自己这个科班生都有些自叹不如。

其他几个排长也都是这种水平,以至于自己自己的训练也就集中在内务整理,坐卧行的动作更加规范上,对于基本的技战术动作和协同配合则无需多费心。

实际上,比起那几位更喜欢在训练场的军官来说,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处理连里的各种公文报告——也算是没有浪费连里唯一这个读过高中,上过军校的“文化人”。

如果说不满意的倒也不是没有,比如他第一次领到军饷时才发现自己拿到的军饷只有标准的一半不到。不过萧天河和所有军官拿到的也都是这么多——为了让士兵们起码能够拿到标准的6成以上,他们也都算是自我牺牲了,所以他不好说什么。毕竟9连士兵的军饷是全团发的最多的,就这一点还让营长多次批评萧天河,说他破坏“规矩”。

这点军饷实际上也就购买两个鸡蛋的,不过好在平常基本在连队待着,也没什么其他开销,还能过得去。杨成峰也这样安慰自己——打鬼子都是要死的人,还在乎那点钱吗?

“那很好!”

萧天河有些尴尬的笑了笑,然后扭扭捏捏的问道:“杨继武少......阿!不!中校是你哥吧。”

“果然来了!”

杨成峰只得做出一个无奈的表情,用力点了点头。

“你哥他......没有结婚吧!”

杨成峰又摇了摇头。

“那么,他喜不喜欢在外面沾花惹草,或者有什么相好的,你知道的,现在这长官有个几房姨太太不是太正常不过......”

“我哥他虽然现在是个官僚,但是据我所知,他还没有那种恶习。”

“那就好,那就好!”萧天河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却遗憾的神色。

“不过,连长,关于您和那位林医生的关系,我这个当副连长的和当弟弟的实在不想插手。再说我哥到34集团军去找**的麻烦了,一时半会儿也回不来。关键是,连长!现在大敌当前,三军败绩,失地**,我们身为保家卫国的军人不去考虑如何收复失地,驱逐日寇,而去考虑那些儿女情长的事情,您觉得合适吗?”

杨成峰义正言辞的说道。

萧天河站起身来,一脸尴尬笑容的走到杨成峰面前,拍了拍这个自己“未来的上司”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