汁吸附,李兴彻底将饭菜吃干净,一粒米,一滴汤汁都不剩。
李世民就这样看着。
仅这一点,他便明白李兴会是一名好官。
“陛下,罪臣方才失礼了。”
填饱肚子的李兴这才满足的打了一个饱嗝,向李世民告罪。
李世民微微一笑:“无妨。”
命牢头将碗筷收拾掉,李世民清了清嗓子,郑重问道:“李兴,朕方才算过,即便将粮食换成麦糠,也不足以支撑到水灾结束,你可还有方法?”
李兴早就想过这个问题,见李世民问起,便回应道:“陛下可找朝中大臣,或是世家捐粮。”
李世民闻言,略显失望。
这个法子,他早已用过,但那些大臣与世家只是哭穷,而后象征性的捐个一点点钱粮,对于水灾而言,杯水车薪。
不过一想到对方只是一位少年,能想出用赈灾粮换成麦糠的方法,已经殊为不易,若真有更好的办法,朝堂上衮衮诸公也不会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来了。
“此法朕已经试过,只可惜收效甚微。”李世民摇了摇头。
李兴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胸有成竹的笑容,他自信地说道:“陛下,这捐粮可是一门大学问,若只是张嘴找人讨饭吃,那肯定收获甚微!”
李世民一听这话,立刻来了兴致,他催促道:“哦?那你倒是说说看,有什么好办法?”
李兴得意洋洋地打了个响指,然后眉飞色舞地说:“陛下可派人到渭南县及其他三个受灾的县城立碑,而后在朝中宣读此事,十日后会在石碑上详细地刻下谁或是哪家捐粮多少。”
李兴话音刚落,李世民兴奋得拍案而起,大声叫好:“妙哉!此计甚妙!如此一来,那些大臣以及世家必定会积极响应,踊跃捐粮!”
这是一招阳谋。
即便你知道我在坑你的粮食,你还不得不拿出粮食来捐款。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
无非是面子问题。
真要在石碑上刻个某某大臣捐粮十石,某某世家捐粮一百石,怕是得让人唠一辈子。
李兴点头:“如此,陛下便能获得大量粮食用于救灾,关中四县水灾,将迎刃而解。”
李世民欣慰道:“李兴,四县百姓因你而活,朕心甚慰,待赈灾一事结束,朕必有重赏。”
他不禁暗自庆幸并未直接处死李兴。
今日不仅得一赈灾妙法,更是得一天降大才。
回想自己登基一年来,天灾不断,谣言四起,皆称因自己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弑弟,致使上天震怒,因此降灾于世。
可今日,上天又赐给自己一名大才。
“有此大才辅佐,朕必能洗清玄武门之罪!”李世民不禁握紧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