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李兴也坐上胡凳,李世民挥手示意牢头退下。
顿时,牢房内只剩下二人。
片刻后,李世民开门见山:“李兴,朕听说你身为渭南县令,置治下百姓不顾,中饱私囊,将赈灾粮换成了麦糠,可是事实?”
李兴一拱手:“是事实!”
嗯?
见李兴承认的如此洒脱,李世民一时之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他只是象征性的走流程问上一句,等着听李兴辩解,而后大度的释李兴无罪,结果你直接承认言官弹劾的是事实?
见李世民被自己整不会了,李兴连忙说道:“陛下请听罪臣狡...解释。”
李世民这才回过神来,盯着李兴沉声道:“朕给你解释的机会,倘若你的解释让朕不满意,即便你为李氏子弟,朕也绝不留情。”
李兴深吸一口气,缓缓问道:“敢问陛下,渭南县有多少百姓?”
李世民思索片刻:“渭南县有户三千,民一万。”
李兴又问:“敢问陛下,救济一万灾民,需要多少粮食?而朝廷,又给了多少粮食?”
李世民一时哑口无言。
关中水灾,涉及四县五万余民,而国库空虚,他李世民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每个县匀一点,肯定不够数。
见李世民回答不上来,或是说不知该如何回答,李兴又开口道:“陛下,粮食不够吃,治下百姓又嗷嗷待哺,罪臣唯有将赈灾粮换成麦糠。”
“一斤粮食能换三斤麦糠,也就是说原本只能救一个人的粮食,罪臣可以用来救三个。”
李世民听到这,下意识的脱口而出:“可麦糠是给牲口吃的,不是给人吃的!”
李兴反问:“陛下,灾民还算人吗?”
李世民闻言,顿时怔住了。
李世民可不是纪晓岚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
他虽然出身贵族,从小锦衣玉食,但他常年征战,不仅见过灾民,还曾亲眼见过易子而食的凄惨景象。
李兴的反问,就像是一柄重锤,狠狠的敲击在他心头,让他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昔日那群灾民的模样。
真饿起来,别说吃麦糠,草皮、树根,甚至明知吃完就会腹胀而死的观音土,都会被哄抢。
与其饿死,不如做个饱死鬼。
麦糠,对于饥肠辘辘的灾民而言,已经是好东西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由叹息一声:“此朕之罪,朕会让人继续施糠。”
“苦一苦百姓,骂名由朕来担。”
咕噜咕噜~
李兴的肚子却不合时宜的又开始闹腾。
气氛瞬间荡然无存。
李兴却丝毫不觉尴尬,只是指着地上的破碗道:“陛下,罪臣此刻就如灾民,腹中饥饿难耐,纵使此饭已馊,也不得不吃。”
李世民一愣,随即想到初见李兴时,他似乎正在吃饭。
他瞥了一眼牢饭,微微皱眉。
“来人,速去准备一些饭菜。”
李世民一声令下,外面守着的牢头立刻领命而去。
须臾之间,饭菜送达。
李兴此时哪里还顾得上御前应有的礼数,如饿虎扑食一般狼吞虎咽了起来。
李世民并未出声打扰李兴用饭。
他是一位极有耐心的皇帝,趁着李兴享用美食的空档,他脑海中不断思索以赈灾粮换麦糠的做法。
这条让他大发雷霆的计策,如今看来,实在绝妙。
“朕当再试试他的才能。”
李世民心中暗想。
此刻的他虽然还未说出‘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这句话,但对于一直求贤若渴的李世民而言,李兴就是一块尚不知全貌的璞玉,留待他发掘。
机敏好学,为人纯善。
想到这八个字,李世民迫不及待的想要了解李兴。
将饭倒入盘中,将所剩不多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