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朱元璋在城墙上密切注视着,待敌军进入射程,一声令下,弓弩手万箭齐发,一时间,箭如雨下,敌军盾牌阵瞬间被撕开几个缺口,惨叫声此起彼伏。不少攻城士兵被射中,倒地挣扎,后面的人慌了神,攻城节奏大乱。

可敌军并未就此放弃,在将领的呵斥下,他们重整旗鼓,继续推进。一些云梯被架上城墙,敌军顺着云梯攀爬而上。朱元璋见状,大喊:“倒热油!” 一桶桶滚烫的热油被士兵们搬上城墙,朝着云梯倾泻而下,攀爬的敌军被热油浇身,发出凄厉惨叫,摔落城下。还有的士兵用长杆猛推云梯,云梯轰然倒塌,上面的敌军也随之摔落,摔得粉身碎骨。

激战正酣时,城中突然传来一阵骚乱。原来是有奸细混入,企图在城内纵火、制造混乱,配合城外敌军攻城。朱元璋早有防备,他安排的巡逻队迅速反应,与奸细展开搏斗。百姓们也自发参与抓捕,很快,奸细们被一网打尽,在城中广场被当众斩首,以儆效尤。这一举动,不仅稳住了城内局势,还让军民一心的氛围更加浓厚。

几轮攻城下来,敌军损失惨重,士气低落,不得不暂时退兵扎营。朱元璋抓住这难得的间隙,一方面让士兵轮流休息,补充体力;另一方面,派出探子,悄悄潜出城外,去刺探敌军军情,尤其是粮草营地的位置。探子们身手矫健,趁着夜色,如鬼魅般穿梭在敌军营地周边,摸清了敌军部署与粮草囤积之所。

得知敌军粮草营地位置后,朱元璋与将领们商议奇袭之计。常遇春主动请缨:“主公,让俺带一队精锐去,定把他们粮草烧个精光,没了粮草,看他们还怎么攻城!” 朱元璋点头同意,精选出五百名骑兵,皆身着黑衣,马蹄裹布,趁着夜色,从城后小门悄然出城。他们避开敌军巡逻队,迂回向粮草营地奔去。

接近营地时,敌军哨兵察觉到动静,刚要呼喊,就被常遇春一箭射杀。五百骑兵如猛虎下山,冲进营地,四处纵火。干燥的粮草瞬间燃起大火,映红了半边天,守营敌军从睡梦中惊醒,仓促应战,却被常遇春的骑兵杀得七零八落。火势越烧越旺,敌军营地一片混乱,粮草被焚烧殆尽。

城内听闻城外火光冲天,欢呼声此起彼伏。士兵们知道,敌军没了粮草,攻城必然乏力,守城胜算大增。朱元璋再次登上城墙,鼓舞士气:“兄弟们,咱们这一把火烧了敌军粮草,他们撑不了多久了!再坚持坚持,胜利就是咱们的!” 将士们士气大振,个个摩拳擦掌,准备迎接敌军后续进攻。

果不其然,失去粮草的敌军军心大乱,士兵们饿得肚子咕咕叫,哪还有心思攻城。将领们虽强令进攻,可队伍松散,毫无斗志。再次攻城时,被城墙上明军轻松击退,还丢下不少兵器、尸体。朱元璋看准时机,决定转守为攻。他令徐达、常遇春率大军出城,追击敌军。明军如饿狼扑食般冲向敌军,敌军无心恋战,纷纷逃窜,明军一路追杀,大获全胜。

经此一役,城池守住了,军民对朱元璋更是信服有加。士兵们传颂着主公的智谋与果敢,百姓们感激他护城有功,让大家免遭战火涂炭。朱元璋也没有丝毫懈怠,他深知天下未定,往后还有更多挑战。于是,他在城中犒劳将士、赈济百姓后,便开始整军备战,招兵买马,扩充军备,修缮城墙,总结守城经验,为下一次战斗做足准备,向着那逐鹿天下的目标稳步迈进。 随着这场守城战的胜利,朱元璋的名声在周边地区迅速传开。不少流民听闻有这样一位能保境安民的领袖,拖家带口前来归附。朱元璋一一接纳,妥善安置,将青壮年编入军队,其余人则分给土地、农具,鼓励他们开荒耕种,让城中人口与物资愈发充盈。

在军事上,朱元璋意识到情报的重要性远超以往。他大力扩充情报网,不仅在周边城镇、敌军营地安插探子,还培养了一批专门破译密码、分析情报的人才。这些情报人员,平日里隐匿身份,关键时刻却能为朱元璋提供敌军战略动向、兵力部署等关键信息,宛如暗中布局的棋士,左右着战局走向。

教育也被朱元璋提上日程。他深知,打天下靠武力,治天下得靠文臣。于是,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