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这是艺术(1 / 3)

第2章 这是艺术萧珪回头一看,一个体态略胖、穿一身大红厚裘的男子,正朝自己走来。

那个倒霉书生的记忆全都还在,萧珪认得那名男子。

他是轩辕里的里正,姓徐。

大唐以百户为一里,每里设里正一名,一般由本地的乡绅担当。

里正虽然不是有品级的正式官员,但是对于普通的村民而言,他可以是大慈大悲的菩萨,也可以是吃人不吐骨头的魔鬼。

萧珪朝他迎上去,叉手一拜,“徐里正。”

“岂敢受先生之礼?”富态的徐里正,笑容可掬的回了一礼。

大唐的读书人颇有社会地位,老师更是一份光荣的职业。因此萧珪在轩辕里,一向还算受人敬重。

徐里正热情的问候道:“积雪消融春寒料峭,君逸是要去往何处?”

“君逸”是萧珪的表字。徐里正这样称呼过来,倒是显得更为亲近了。

萧珪淡淡一笑,“在下正准备去到沧浪河边走上一走。不知里正,有何见教?”

徐里正呵呵的笑了两声,“去岁年关之前,徐某跟先生讲过的事情,先生可还记得?”

萧珪回忆了一下,想起来了。

去年除夕前不久,不擅治家与理财的倒霉书生萧珪,将学生们刚刚奉上的束脩拿去买了几本书,却忘了留出钱来买过冬的粮食。

这意味着,他可能要凭借圣贤之书赐予他的意志,来战胜饥饿与寒冷,从而熬过这个冬天。

徐里正听闻此事之后,叫两个仆僮各扛了一袋粮食来亲切慰问萧珪,好歹没有把轩辕里唯一的教书先生给活活饿死。

同时,他还给萧珪介绍了一门好婚事——让萧珪,到一位富商家中去入赘。

事后想起来,那两袋粮食更像是一块说媒的敲门砖。

但是入赘这种事情……萧珪暗自沉吟,我还不如去做飞天大盗呢!

看到萧珪迟疑不决,徐里正开始鼓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

“君逸,三年前令尊萧老先生去世,既为人子为父守孝,实乃应当。但是三年守孝,你闭门不出以变卖家产为生,如今已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君逸即将弱冠之龄,正是男儿大丈夫行世用志之时,却落得食难裹腹、举步维艰,岂不令人扼腕叹惜?”

萧珪只是面带微笑的偶尔点头,并不插言只凭他说。

徐里正继续道:“去岁年末,你子承父业做了轩辕里的塾师。左邻右舍东拼西凑,替孩儿们纳上束脩,总算解了你的燃眉之急。但是君逸也该是心中有数,这并非什么长久之计。

轩辕里毕竟是穷乡僻壤,家有余粮可供孩儿读书识字者,毕竟只是少数。就算是上了学的孩儿,若能识得几个大字便也能令父母满足了。历来是寒门难出贵子,他们大抵没想过家里还能出一个科举仕子。我轩辕里的上一位进士,还是你早已仙逝的曾祖大人呢!

所以,现在你是有九个学生,但来年还能有几个,可就当真说不准了。

或许能剩下一半,又或许,是一个都不剩了。

君逸历来只读圣贤书,不屑经商不懂务农,为了安葬令尊连田产都已变卖干净。到那时,君逸又当何以为生?”

“……”萧珪有点无语了,这货可真能说啊!

徐里正仍在说道:“王元宝乃是关中巨富。他有一外甥女儿名唤帅灵韵,自幼失了父母跟随舅父长大。王元宝视她如同己出,十分疼爱。

那个帅灵韵年方二八,是个远近闻名的美人儿,亭亭玉立落落大方,既聪颖又贤慧。诗有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萧珪相当无语的看着吧啦吧啦喋喋不休的徐里正,感觉就像是回到了中东战场,见到了久违的加特林重机枪,正在“噗噗噗、噗噗噗……”

“君逸,你何不好好的考虑一下?”徐里正这个口才惊人的媒婆总算是说完了,发出了这一问。

“多谢徐里正一番美意。”萧珪叉手而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