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郑家村的豆腐(1 / 2)

第十八章 郑家村的豆腐“郑支书,我这次下来是摸摸底,看看村里有没有什么值得发展的项目,也好给群众增加点收入”,李达康喝了一口茶水说道。

“乡长你也看到了,我们这里除了山还是山”,郑耀先愁眉苦脸的说道。

其他村干部也是无奈的点点头表示认同。

郑家村四面环山,土地少,村民除了种点粮食糊口之外,最大的副业就是养点鸡鸭,卖卖鸡蛋贴补家用,养猪的都没几户。

“这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多也不一定就是坏事嘛”。

李达康放下茶杯,瓷杯底碰在木桌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我刚才看山坡上的草长得很好,发展养殖业正合适"。

“乡长这话是说的轻松,可是我们村子底子薄,村民手里也没啥余钱,根本买不起牲口来养”。

“而且这牲口万一生病了,那损失可就大了去了,村民们也承担不起啊”,郑耀先担忧的说道。

“这倒也是,看来这事还得从长计议”,李达康点点头。

“当家的,饭都做好了,吃完饭再聊吧”。

坐着聊了一会之后,郑耀先的妻子过来提醒道。

“乡长,先吃饭吧,你们一路过来想必也饿了”,郑耀先热情的邀请道。

“好,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那就叨扰了郑支书”。

在路上颠簸了两个多小时,早上吃的那点东西早消化了,这会李达康的肚子还真有点饿了。

对于今天这顿午饭,郑耀先是花了一番心思的,不但把自家下蛋的老母鸡给杀了,还特意从河里弄了两条肥美的大鲫鱼。

除此之外,还有辣椒炒腊肉和葱白炒鸡蛋以及风干的野兔肉,一盆豆腐和两个时蔬。

"这...太破费了",李达康的喉结动了动。

他清楚,这桌菜可能是郑家半年的油水。

这年头,这种伙食标准一般人家里也就逢年过节才有。

而像郑家村这种偏僻的小山村,说不定连过年都不一定吃的了这么好。

“乡长今天第一次来,村里条件差,都是一些土货,不值几个钱”,郑耀先笑呵呵的说道。

“那大家就坐吧,别辜负了郑支书的一番心意”。

郑耀先抱出个粗陶酒坛,泥封拍开的瞬间,米酒的甜香弥漫开来。

"乡长,自家酿的,别嫌弃"。

他倒酒的手有些抖,琥珀色的酒液在碗里打着旋。

“好,入乡随俗,尝尝”。

"乡长,我先敬您"。

郑耀先端起酒碗,"小俊能跟着您,是他的造化"。

“郑支书是我要谢谢你们俩口子哦,培养出了世俊这么优秀的青年,可是让我工作上省了不少心啊”,李达康笑着说道。

这米酒喝到嘴里有一股淡淡的甜味,入口也很柔。

随后众人又互相干了几碗,酒是饭桌上最能活跃气氛的,这不几碗酒下去,桌上的气氛明显更热烈了,连原本比较拘谨的几个村干部这会也放开了。

“乡长来尝尝这个豆腐,这可是我一大早就起来弄得”,郑耀先指着那盘豆腐说道。

“好,我尝一下”。

当李达康夹起一块雪白的豆腐时,眼睛突然亮了。

这豆腐入口即化,豆香中带着山泉的清甜,是他从未尝过的滋味。

"郑支书,这豆腐...",他又夹了一块。

“呵呵,乡长这可是郑家村的特色,每次来啊我都要让郑支书给我整一点,这好久没吃了还真有点馋了”。

副乡长黄泰三也夹了一大块豆腐放进嘴里,一脸回味的说道。

“黄副乡长过奖了,这豆腐平常也就我们自己做出来吃吃,当加个菜,上不了台面的”,郑耀先笑呵呵的说道。

“郑支书这豆腐是你自己做出来的?”,李达康询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