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见郭振华周五的官田乡政府大院里,阳光懒洋洋地洒在水泥地面上。
不到三点半,一些家在外地的干部已经开始收拾公文包,不时抬头看墙上的挂钟。
郑世俊站在窗前,看着院子里逐渐热闹起来——摩托车引擎声、自行车铃铛声、互相道别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世俊",李达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周末我要去市里一趟"。
郑世俊转过身,发现乡长已经换下了那件常穿的藏青色夹克,取而代之的是一件熨烫平整的白衬衫。
"需要我跟着吗?"。
郑世俊下意识问道,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值班表。
李达康摇摇头,拍了拍他的肩膀:"不用了,这几天你跟着我到处跑也够累的,好好休息"。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一道柔和的轮廓线。
"有事呼我"。
三点三十分整,乡政府如同退潮的海滩,转眼间就空了。
李达康拎着公文包走向大院门口,那里停着孙伟的吉普车——一辆漆面斑驳的老式212。
"老弟!"。
乡党委书记孙伟从车窗探出头,金丝眼镜反射着阳光。
"搭个顺风车?"
车子驶出乡政府大院时,李达康注意到路边站着几个年轻女干部,正对着吉普车指指点点。
"老弟,去我家吃个便饭?"。
孙伟边说边递来一支烟,"我叫你嫂子整几个硬菜,咱俩喝几杯"。
李达康接过烟:"今天约了人去市里,等后天我回来再去你家里拜访"。
他瞥见后视镜里,官田乡的牌楼越来越远,最终消失在尘土飞扬的乡道上。
“行,那就这样说定了,后天你提前联系我”。
……
安江县汽车站人头攒动。
李达康谢绝了孙伟让司机送他去市里的好意,独自登上开往信英市的大巴。
车厢里弥漫着汗味和劣质烟草的气息,他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公文包紧紧抱在怀里。
大巴驶上省道后,窗外的景色逐渐变得开阔。
李达康从包里取出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这些天的走访情况:郑家村的豆腐、柳树沟的板栗...
每个村名后面都跟着几行潦草的批注。
"同志,借个火"。
邻座的中年人打断了他的思绪。
李达康抬头,看见一张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手指关节粗大,指甲缝里嵌着洗不掉的机油痕迹。
"你这是...去市里办事?",中年人点燃烟后,话匣子打开了。
"嗯,走亲戚"。
李达康合上笔记本,随口问道:"你呢?"。
"闺女在信英师范读书",中年人脸上浮现出骄傲的神色。
"这个月的生活费还没给呢"。
他说着拍了拍鼓鼓囊囊的内兜,金属硬币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交谈中,李达康得知对方是安江农机厂的工人,每月工资不到两百元,跟他这个乡长差不多。
车窗外,夕阳将田野染成金色,远处工厂的烟囱冒出滚滚浓烟。
……
信英市常委大院的门岗前,武警战士的枪刺在夕阳下闪着冷光。
李达康提着礼品袋站在警戒线外,感受到锐利的目光在自己身上扫视。
"同志,请止步",武警的声音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同志你好,我叫李达康,是去郭市长家的,之前有约过”,李达康微笑着说道。
“那你等一下,我打电话确认一下”。
说着警卫就拿起电话拨了出去,电话接通后警卫把情况说了一下。
不知道对方说了什么,只听警卫说了一句“好的”,就把电话挂了。
“同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