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清辞缓缓站起身,拍了拍手上并不存在的灰尘,目光看似随意地在那堆破烂中又逡巡了一圈,最终才仿佛是无可奈何般重新落在了那方墨色砚台上。她那双清澈的眼眸里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一丝属于年轻女孩的、对这种旧物件的好奇,以及一丝因为其貌不扬而产生的轻微嫌弃。
这种表演是前世的她绝不可能做到的。但在经历了那场极致的背叛与死亡之后,她的内心早已被淬炼得坚如磐石,任何情绪的流露都成了可以被她精准操控的武器。她走到那个依旧躺在折叠椅上对她爱答不理的油滑摊主面前,用一种清脆声音问道:“老板,这个……这个压东西的石头,怎么卖?”
摊主懒洋洋地抬起眼皮,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瞥了一眼,看到是那块他从收废品那里花五块钱论斤淘换来的“破石头”,眼神中立刻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在他看来,眼前这个小姑娘显然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涉世未深的“棒槌”,连这种垃圾都看得上眼。
他慢悠悠地坐起身,吐掉嘴里的瓜子皮,摆出一副“行家”的姿态,故作深沉地打量了那方砚台几眼,然后清了清嗓子,用一种带着几分施舍的口吻说道:“小姑娘,有眼光啊。这可不是普通的石头,这叫‘墨方石’,以前的学生都用这个当镇纸,压书压卷子,沾沾文气。看你是个学生,真心喜欢的话,给个一百块,拿走,别还价。”
他狮子大开口,将五块钱的东西直接翻了二十倍。他笃定这个看起来单纯的小姑娘,要么会被这个价格吓走,要么就会为了那点虚无缥缈的“文气”乖乖地掏钱。无论哪种结果他都不亏。
就在这时,旁边一个自诩为“行家”的穿着马褂的老头也凑了过来。他听到了摊主的报价,立刻嗤笑一声,仿佛找到了一个可以彰显自己“专业”和“善意”的机会,好为人师地对顾清辞教训道:“小姑娘,听大爷一句劝,别上当!这玩意儿就是块烂石头,材质疏松做工粗劣,连块像样的砚台都算不上,顶多就是个磨墨用的石板。买这种垃圾一百块都亏了!古玩这行水深得很,水底下全是王八,不是你们这些小年轻能玩的。赶紧走吧,别在这儿浪费钱。”
他说完还得意地瞥了一眼摊主,仿佛在炫耀自己是如何“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戳穿了奸商的骗局。摊主的脸色顿时有些难看,狠狠地瞪了那老头一眼,但也没再多说什么,只是不耐烦地对顾清辞挥了挥手,意思是你爱买不买,别耽误我做生意。
面对这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双簧”,顾清辞心中只觉得好笑。她没有理会那个自作聪明的“专家”,也没有跟摊主讨价相价,只是平静地一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了自己那皱巴巴的几张钞票。她数出两张五十的递给了摊主,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好,一百块,我要了。”
摊主和那个“专家”老头都愣住了。他们完全没想到这个小姑娘在听了“忠告”之后,竟然还真的要买。摊主先是错愕,随即脸上便乐开了花,一把将钱抢了过去,生怕她反悔。而那个“专家”老头则像看傻子一样看着顾清辞,连连摇头,嘴里嘟囔着:“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听不进好赖话,纯粹的冤大头,白白扔了一百块钱……”
顾清辞对他们的反应视若无睹。她蹲下身,在那堆充满了尘土和霉味的杂物中,将那方被所有人鄙夷的“烂石头”,小心翼翼地捧了起来。在她的指尖,与那温润的石质表面,发生深入接触的瞬间,【万物溯源】的能力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正式启动!
这一次不再是模糊的“历史光晕”,而是一幅幅带着历史温度与声音的画面,在她脑海中如同画卷般缓缓展开:
第一幕:开采。她“看”到在清朝乾隆年间,烟雨朦胧的安徽歙县一座名为“龙尾山”的山脉深处,几个健硕的石匠正用最原始的工具,小心翼翼地从一处被标记为“龙尾坑”的矿脉中开采出一块暗含金色星芒的上好歙石。这便是传说中“坚、润、柔、健,扣之有声,抚之若肤,磨之无声,发墨益毫”的顶级砚材——龙尾金星歙砚的原石。
第二幕:雕琢。画面流转,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