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征东海攸喜巧用计 闹宫闱辛怜乱行刺(1 / 12)

问鼎天下 七姑云中子 18657 字 2024-01-16

殷地朝歌,比干府第。

比干、箕子和微子,以及几个朝臣坐于厅堂,个个忧心忡忡。原来,帝辛罢免了丞相商容,任用费仲理政,这日苏妲己说能辨别孕妇腹内胎儿性别,费仲、尤浑便当街捉了一百个孕妇,多数怀胎八九个月,被当场剖腹。谏官黄毅喝止,并劝帝辛立斩苏妲己和费仲、尤浑,结果被施以炮烙。

炮烙,是一种残酷的刑具。用青铜做成空心柱子,直径八尺,高约两丈。行刑时,将人赤身裸体环抱柱子用铁索捆牢,铜柱内填入炭火。被行刑者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痛彻心肺,起初皮焦肉糊,继而筋迸骨酥,最后化为灰烬。炮烙为六百多年前夏朝亡国之君夏桀王所发明,帝辛依法炮制,因他亦是亡国之君,后世将他与夏桀王一起并称“桀纣”。

商容满腹经纶,理政有方,在商末赫赫有名。传说商容曾做过老子的师父,生命垂危时老子前来探望,问:“师父还有什么要教诲弟子的?”商容张开嘴让老子看,道:“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不解其意,答道:“在。”商容又问:“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说:“都掉光了。”商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老子,说道:“从中你能明白什么道理吗?”老子沉思了一会儿说:“刚则易衰,柔则长久。”商容点点头,笑道:“天之大道,尽在其中。”老子受此启发,遂作《道德经》。

比干痛心地道:“贤相商容走了,善谀好利之徒费仲却官居高位,罢贤用奸。一个朝代兴亦蓬勃,亡亦匆匆。骄奢淫逸,醉生梦死,奸佞得宠,贪腐成风,民力耗尽,滥施酷刑等朝代灭亡的前兆,已在我朝同时出现。一国之君就像舵手,引领殷商之舟,或驶向光明,或触礁沉没。陛下能否远离苏妲己,能否远离费尤之辈,成为能否保全殷商之舟的关键。”

众人谁也没有插话,比干又道:“近十年来,为了苏妲己的享乐,陛下煞费苦心,扩建王宫,修建鹿台,到处建造离宫苑台,搜罗珍禽异兽,竟还设‘酒池肉林’,长夜狂饮。为使苏妲己出行便利,陛下开凿了多条官道,动辄征用民工数百万,造成国库空虚,民力枯竭,暴乱四起,殷商社稷已是危若累卵!”

武将何堪霍然起身,说道:“王叔,末将愿去刺杀苏妲己,打死费尤二贼,永绝后患!”

微子道:“如此,炮烙大刑专候着你呢。”何堪道:“除妖铲奸,死有何惜?”箕子道:“此事确不可为!死了苏妲己和费尤,陛下定会迁怒群臣,大肆株连,滥杀无辜,只能使我殷商亡之更快。”微子叹道:“姜子牙说镇住了千年狐魅,不料却镇住了苏娘娘,真是怪哉!”比干哼道:“有何怪哉,我看那苏妲己就是狐狸精!”

文官姜达说道:“下官有一计,何不请出国师,让其假借上苍之名,劝谏陛下远离苏妲己,除去费尤二贼!”

比干哈哈一笑,道:“胡说!头上三尺即有神明,上苍之名哪里是假借的?”

箕子一字一句说道:“本王叔还有一策:太庙劝谏!”

太庙,是供奉历代先帝灵位之地。选择在太庙劝谏,就是想让帝辛在列祖列宗面前,幡然醒悟。箕子是比干之弟、帝辛之叔,微子是帝辛同父异母的兄长,比干、箕子和微子被称为殷商“三仁”。“三仁”太庙劝谏一节,史有记载。

《史记•殷本记》载,“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帝辛不但聪敏过人,还力大无穷,可一手倒拽九牛,徒手格杀猛兽。有一次宫殿的一根顶梁坏了,工匠准备搭一个架子把横梁支住,再换上新的顶梁。那时帝辛尚未继位,他对工匠们说,不用如此麻烦,我用手托着,你们只管换!遂单手托梁,让工匠劳作。帝辛继位之初,徐夷国谋反,帝辛亲率大军东征,在战场上往来奔突,骁勇无比,吓得徐夷酋长自缚而出,口衔国宝玉璧,拉着棺材向帝辛投降。凯旋时,比干率文武百官,步行数十里迎接,当时民谣颂道:帝辛江山,铁桶一般。但从苏妲己入宫,帝辛却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从一个励精图治,虚心纳谏,决心宏振殷邦的君王,迅速蜕变为一个刚愎自用的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