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故景昔年(1 / 3)

冬水主藏 李穆然翠锦 3600 字 2024-01-17

从慕容垂的营帐出来时,朗月疏星挂在穹顶,映着山顶残存的积雪,照得整个山坡亮如白昼。

郝南一出帐篷,便开始快步走,然而没走几步,又要跑起来;看他如此亢奋,李穆然不由得哈哈一笑,道:“郝兄,这般等不及要告诉他们么?”

郝南回头笑道:“一下子升成百将,李兄你不高兴么?”说到“百将”二字,总算他换成了“传音入密”的方式,不致引起旁人注意。

李穆然道:“自然高兴。不过这般越级,怕是……”他话未说完,已见常武等人迎了过来,薛平几步跑到二人面前,道:“大将军和你们说了什么?有赏赐么?”

李穆然笑笑,拍了拍薛平肩膀,道:“回去再说。”

郝南这时倒插了话,问道:“李兄,方才大将军问你师从何处,你只说是从一个山谷学来。不知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山谷,竟有如此大隐?”

李穆然摆摆手,笑道:“不过是个不知名的山谷,何来大隐?倒叫郝兄见笑了。”他淡笑着往前走,可是心中却因这一问,泛起无限波澜来。

冬水谷,那是他的家,是他生长了二十年的地方,也是她的所在。

那山谷向来不为外人所知,可存世已逾三百五十年。

冬水谷建自东汉光武帝刘秀称帝,建武元年之时。谷中之人皆为饱学之士,自称为诸子百家之后,因不愿儒家独大,故而秉持所学,渐渐因志向相同,便都走到了一处。

他们自秦末汉初时就集到了一起,辗转数百年寻找栖息之处,一代传着一代,历经了太多的风雨飘摇,聚散离合。这百年间,有人离去,也有人加入;有人半路后悔,也有人坚持不懈,直到建武元年天下大定,他们仅剩的数十人才找到这样一处隐居避世之所。

这些人中,有的号称自己是法家传人,有的自诩为墨家传人,更有些说是什么黄帝后人、神农后人乃至庖丁后人等,虽然大多名不副实,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心中对学术以及信念至纯至真的偏执。

而对于山谷的命名,众口不一,最终还是黄帝后人的提议最得人心。他道:“医理有言:‘春木主生,夏火主长,秋金主收,冬水主藏,中土主化。’咱们在这谷中避世,藏尽天下精粹,便将谷名为‘冬水’,可好?

语关阴阳五行,意关缥缈无形,话语方落,已获一致认可。此后的三百五十余年中,过得平淡不惊。谷中人偶有出谷与山民接触,希冀多招录些人才加入,可惜应者寥寥,到得前秦苻坚时,谷中只剩下十余名老顽固,数千册前贤残卷,和山谷最深处那几乎一望无边的墓地。

而这些老顽固的传人则更是寥寥数几,在李穆然的记忆中,只有他与冬儿二人。曾听师父李秦言道在他入谷的前十年,另有一位师兄,但姓甚名谁,他究竟没有从谷中诸老口中问出。也正是因为人才凋零,冬儿与他之间再没有门户之隔,反而可以博采众家之长,学究天人。

想到冬儿,李穆然心中暗暗一痛。他二人从小到大都生活在一起,直到现在,他还记得十八年前,谷主——兵家传人孙平从谷外将襁褓中的她抱回谷中的样子。她当时娇小得只有师父的一只巴掌般大,隆冬腊月里,襁褓却单薄得一如夏衣,令她一张小脸冻得通红。

在孙姨的怀中,她很安静,一双黑珍珠般的眼睛带着些许好奇盯着四周的人,让人望之便生出许多怜爱。

孙姨的声音永远是柔和的,那时她对他道:“穆然,以后谷中多了这个小妹妹,你便是大孩子了,可要好好照顾她。”

那一句话是他的宿命,而她则成为了他命中的魔星。虽然只比她大四岁,但在陪伴她长大的这十八年中,他的确是将她照顾得无微不至。以至于从小到大,总有谷中宿老开着不痛不痒的玩笑,说孙平在荒野中救了冬儿回来,倒似为李穆然捡了个媳妇。

这玩笑伴随他二人长大,直到三年前冬儿及笄,才渐渐少有听闻,只因那时他已立志出谷争功名,而她依旧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性子。

而从那时起,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