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东家的房子(2 / 6)

再造汉明 曲石 13980 字 8个月前

8分,即1“鲁班尺”等于46.08厘米,1“鲁班寸”等于5.76厘米。

后世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把鲁班尺,其长度为46厘米,或许是因为时间久了后,磨损了0.8厘米。

古代木工在营造时,必须要把尺寸换算到“鲁班尺”来判别凶吉。

给官员家造房子时要尽量对应“财”、“官”、“吉”字。

给医家、武林人士造房子时要尽量对应“义”、“吉”字。

给普通人家造房子时要尽量对应“财”、“吉”字,避开“官”字。当然这户人家以后有人做官了,翻造房子时就没有这个限制了。即使不翻造房子,可以通过改造门窗来对应“官”字。

除了做棺材、造坟墓外,造房子、造船、做家具必须要规避“离”、“害”、“戒”字。

比如黄掌柜家的房子开间尺寸为12.5尺,折合成鲁班尺就等于69.44“鲁班寸”。69.44除以8等于8.68,这个商8.68称为“余尾数”,因“8.68”大于8,需再除以约8,等于1.08,约等于1,对应的就是“财”字。

明初朱元璋限定除了官员外,普通人家的房屋只能三开间,进深五架,檐口高度不得大于2.5米,因此后世很多古镇中的明代建筑大多是三开间、五架,在进深方向不对称,檐口较矮。到了明末普通人家已允许造五架以上的房子,檐口高度也可大于2.5米,但开间仍没有松动,只允许三开间。

黄东家新屋的檐梁高度为8.75尺,相当于2.8米,已算蛮高的,普通人家的檐高一般在2.5米,有些穷人家的房屋檐高只有2.2米。

檐的高度往往能体现主人家的地位,有钱人家的檐口高度大多在2.8米,有品级的官员家的檐高甚至有3米以上的。

屋面坡度不能太大,坡度大了,瓦易滑落伤人,且屋面不易维修;坡度小了,雨天排水不畅,易致屋面渗水。

东家黄凌波是横金的地主,在横金除了有80亩地外,还开办着一个酒坊,在木渎也有一个碾米坊。因木渎离苏州城更近,比横金也繁华,所以黄凌波就住在了木渎。他有大小老婆各一个,大老婆在横金,小老婆在木渎。二个老婆给他生了二个儿子,二个女儿。这次,他买下了隔壁破产户的房子,拆除旧房后重新建造,造好后准备给他第二个儿子住的。

工地两侧堆满了青砖、青瓦、望砖、石灰、黄泥、桁条、椽子、门窗料,已有几个帮工在用石灰和黄泥拌制灰浆。

此时还没有水泥,苏州人就用石灰和取之于山坡边的黄泥拌制砌筑灰浆。

房屋的立柱都已立好,每间有二根主立柱,立柱外面是次立柱。主立柱之间从下往上分别用六架梁、四架梁、二架梁(二架梁也称平梁)连接着。六架梁、四架梁、二架梁都是纵向梁。各架之间有横梁,也称桁条,桁条与架梁交接的,就直接用榫连接,上下架梁之间都通过一根短柱连接,将屋面的重量传递到下面的架梁上。为了方便主人家以后在柱上挂东西,柱上还伸出一段短梁,这个短梁称为“梁山”,梁山下面做个拱斗,即美观又起支托作用。开间中间的位于最高位置的纵向梁称为主梁,主梁完成后,房屋就算结顶了。即使在后世,建房结顶时也是要庆贺的,以示封顶大吉。

刘云龙他们跟着师傅到了隔壁。除了中间一间的主梁还没安装外,其余四间的主梁都已安装好。中间那间直径近一尺的杉木主梁放在地上。

苏州人建房所用的柱、梁大多用杉木,杉木质密,强度高,纹理顺直,价格适中,最大的优点是不易被白蚁蛀食。

松木强度虽高,但易变形,建房时一般用作跳板。

柳桉木强度较高,但纹理交错,易产生轻微开裂,因此大多用于店铺的门板。

当然,有些官宦人家